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消费帮扶行动号召,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立足职能定位,以机制创新为引擎、品牌培育为抓手、政企农协同为纽带,构建“平台支撑—品牌赋能—长效保障”的消费帮扶全链条模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复制推广的“银川样本”。
聚链搭台,构建消费帮扶“主阵地”
机制优化强保障,创新“周巡查+月抽访”动态管理机制,依托机关餐厅月度市场询价体系和食品快检制度,推行统一标识、统一抽检、建议定价的“双统一建”标准,确保助农产品质优价稳,固定展位扩容至40个,累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80余种,吸引干部职工3.2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专场推介增实效,联合灵武市及驻村书记等举办特色专场12次,精准推广“一县一品”,覆盖羊绒、牛羊肉、枸杞等特色品类,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展销”双渠道发力,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12次,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育链提质,擦亮消费帮扶“金招牌”
多维协同强支撑,构建“1+4+N”协同机制(机关事务部门牵头,四部门协同,多县区联动),连续三年举办行政中心年货大集,吸引50余家本地企业参与,创新融入非遗展示、文化答题等元素,发放惠民消费券,打造“非遗集市”“送万福·进万家”等主题活动,燃旺节日消费活力。品牌培育促长效,年货大集累计带动帮扶企业超100家,助农销售额突破229万元(2025年104万元、2024年71万元、2023年54万元),年均增长率达234%,建立政企农联动帮扶名录库,推动“田间好物”直通“城市餐桌”,实现惠民惠企与产业振兴双向赋能。
延链扩面,打造消费帮扶“新标杆”
政策执行严把关,严格落实832平台采购政策,创新“机关食堂+工会福利”双渠道模式,预留15%采购份额,累计完成采购43.9万元,履约率达100%。质价双控稳民心,依托机关餐厅快检室开展采购产品质量抽检6批次,建立供应商“红黑榜”动态评价机制,确保帮扶产品质优价实。文化赋能拓内涵,联合银川市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以助农集市为纽带,设立“非遗助农专区”,成功引进小塘村扎染、黄河石雕刻等本土非遗项目进驻集市,通过“非遗展示+文化赋能”延展消费帮扶链条,实现“卖产品”与“讲故事”的双向破圈,为消费帮扶长效化、特色化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银川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区市关于消费帮扶的工作部署,充分整合市级集中办公区空间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持续组织和发动更多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消费帮扶行动,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