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黄谷川: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07-08 10:40 关闭本页 分享:

7月6日,沿着山路,我们一路驱车前往同心县兴隆乡黄谷川村。当到达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后,成片的圆滚滚的西瓜躺在田间,一颗颗红梅杏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油桃将桃枝压弯,金丝菊的枝叶碧绿……满目的绿意让人眼前一亮。

在西瓜地里,在此务工已经有五年的黄谷川村村民田大龙仔细查看西瓜的长势。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黄谷川村村民,田大龙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以前,我们这里就是连片的荒地,别说瓜果了,就是草都不好好长。这五年来,我们跟着杨总埋头苦干,眼瞅着,曾经的荒山变成了瓜果飘香的宝地。我们在这里学到了种植技术,也增加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田大龙口中的“杨总”就是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的负责人杨鸿宇。

杨鸿宇,在同心县是个“名人”,他的公司是同心县最早一批卖电脑和汽车的。致富不忘桑梓,他累计资助300多名高中生、24名贫困大学生,发起成立凯帝志愿者联合协会,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帮扶困难群体。

如今,这个名人在同心再次“火”了起来。五年来,他在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先后投资了一个多亿,建起了滑雪场、越野基地,并带领员工将荒山分割成一块块小流域试验田,种起了吊干杏、奶油草莓……

当天,一身休闲打扮、脸庞黝黑的杨鸿宇和往常一样,在地里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以前,每天我都是穿得光鲜亮丽的和别人做生意。如今,天天都是两脚泥,就是个埋头种地的人。然而,我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不是我选择黄谷川,而是黄谷川的独特吸引了我。”杨鸿宇介绍,这里有蓝天、白云,有黄土地原始风貌构筑的乡村;这里有喀斯特地貌风情和海原地震断层遗迹资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勾勒出黄土地奇特景观,特有的黄土丘陵地貌形成了天然的极限运动场地;这里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种出的小米、黄米口感好,西瓜、甜瓜甜,发展生态农业优势明显。

杨鸿宇充分利用黄谷川的原生态优势,种了糜子、西瓜、菊花等作物,除了为民宿提供食材,大部分都被高价“上市”,打的就是“绿色有机”牌。在黄谷川一座千吨通风储藏库里,晾着自产的杜仲茶、菊花茶,以及装袋进瓶的成品,价格都不便宜。就拿金丝皇菊来说吧,直接按朵卖,一袋只装一朵,能卖到10块钱。

就这样,过去的荒山谷,现在还真有镇子的架势,越来越美气。运动者和旅游者频频打卡不说,还引来不少周围的村民前来务工。提及如今的生活,田大龙说:“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四五千的工资。这不,就靠着稳定的收入,我也由单车变汽车。每天,开车上下班,回家方便得很,比出去务工强。”和田大龙一样,还有近百人在此务工。

为了留得住人,杨鸿宇让务工人员在上班挣钱的同时,还让他们学技术,并让他们持股种植蔬菜瓜果。杨鸿宇说:“只要种得好,收益好,工人们还能领分红,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依靠线上和线下销售,我们的产品销路很好。”

五年来,黄谷川健康运动特色小镇充分利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黄土丘陵地形地貌,发展汽车、摩托车等多形式越野运动项目,修建赛道、赛场、训练基地等配套设施 ,举行相关赛事活动,同时开展一些亚极类轻质运动休闲项目,意在打造一个全民运动、全民休闲、全民娱乐的黄土地运动体验集聚地、西部极限运动赛事定点举办基地。此外,黄谷川紧抓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围绕“农业+体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模式谋划消费业态,植入生态保育、健康休闲、黄土情怀、革命教育、体育健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农业产业强基、生态环境溯本、文化休闲筑魂、特色赛事引领的原则,打造成为集绿色农业与特色种养产业示范、黄土地生态修复治理试点、黄土情文化休闲体验、黄土丘陵运动挑战探险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康养运动小镇。

办一场西部极限运动赛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带领更多的当地农民走上共同富裕……在杨鸿宇的心中,还有许多需要完成的心愿。嬗变中的黄谷川,未来可期。(记者 丁宝萍 金方华)


 附件